第(3/3)页 则是大大缓解了奉北地区小兴安岭——江嫩平原这一大片区域的劳动力的空缺。 也让苏长青有信心,在不久之后。 收获大量的粮食! “都说北大荒,北大荒的!” “这哪里是什么北大荒呢,分明是个金库啊!” “棒打狍子瓢舀鱼,野鸡飞到饭锅里。” “这一大片区域如果能够开发出来的话,可以满足我军的粮食需求了。” 政委闻言点了点头,“没错!” “俗话说得好,手里有粮,心里不慌。” “只有拥有足够的粮食,才能在此地站稳脚跟。” “以求进一步的发展。” “最近这段时间,我军减租减息政策赢得了民心,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升。” “同时!” “农用拖拉机的使用更是令老百姓极为兴奋,奉北野战军已经迅速赢得了几处根据地老百姓的支持。” 说到这里,政委又笑了笑,“这段时间,踊跃加入我奉北野战军的奉北青年可太多了。” “据当地的老百姓说,从来没有看到如此之多的青年男子,踊跃报名从军。” “还有老百姓说,一人参军,全家荣耀!” 听政委的语气,这段时间奉北地区的招兵极为顺利。 老百姓从军的热情度非常之高。 如此说来,苏长青版本的“小目标”实现起来。 还真不算太困难。 “政委,能不能透个底,多少人参军?” 政委闻言,嘿嘿一笑,“七万!” “七万!”苏长青一愣,即便是对一些情况早有预料。 但听到这个数字之后,苏长青还是被政委招兵买马的速度给狠狠地震惊了一把。 七万! 这才几天啊! 如果再加上原抗联部队,入奉的我党军队。 奉北野战军的人数怕是要突破20万了吧。 20万! 苏长青的眸光闪了闪,充满了兴奋。 20万大军在手,虽然数量上距离关东军还有差距。 但只要假以时日! 苏长青梦想中的控弦百万,绝不是梦! 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