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这种战术避开小鬼子军队在正面战场的火力优势,削弱其步炮协同能力。” “同时,大夏国军队以部分兵力节节抵抗,消耗小鬼子军队之锐气,同时以主力隐蔽机动至侧翼或后方,形成“炉膛”包围圈。” “东洋军队惯用的“闪电战”式突击在此类战术下容易失去目标。” “而湘南一带的复杂地形限制小鬼子军队的机动性。” “同时,天炉战法通过破坏交通线(如铁路、公路)进一步瘫痪其补给,导致小鬼子弹药、粮食短缺。” “而大夏国军队在撤退时实施“坚壁清野”,摧毁可能被小鬼子利用的物资,加剧了小鬼子的后勤危机。” “……” 苏长青的以上分析,令李军长频频点头。 他与苏长青的一些观点,高度重合。 在文章的末尾处,李军长发现苏长青多次提到临湘之战,青天党军不必以焦土抗战之策,毁坏整个临湘城。 而根据青天党高层的军事会议,一些人多次提出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。 必要时! 可以火烧临湘城,以确保东洋军队在攻占临湘之后。 无法获得物资的补充。 如果局势真如苏长青所言,小鬼子短时间内拿不下临湘城的话。 火烧临湘城! 不就是自己人烧自己人? 闹笑话罢了? 李军长坐镇临湘附近的防御。 对于青天党军的高层想法,并不是特别的清楚。 但从黄河花园口大决堤一事来看,青天党高层还真有可能做出一些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。 “看来,有些事情还是不得不防。” “在临湘城真要发生了类似黄河花园口决堤的事情,我李某人在得到警示的情况下。” “坐视不理!” “那我李某人!” “就当真是千古之罪人了。” 感叹了几句之后,李军长立刻起身。 “小李!” “小李!” “给我取纸和笔过来。” “我要给我这个学弟,回上一封信。”李军长说道。 …… 山城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