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如果没有我的话,此刻的德约应该拿到大满贯了,甚至在去年就可能达成这个目标。” 陈然心里不禁如此想着。 当年,陈然亲自点名德约,让尚处于青年比赛的后者受宠若惊。 好处是因为陈然的点名,德约受到了更多赞助商的关注,而他的父亲也不用去借高利贷了。 毕竟是东欧小国,市场太小了。 无论是ATP还是WTA,他们都不太可能去主动捧东欧球员。 后世有人戏言,吴易昺首夺巡回赛冠军,郑钦文闯入澳网决赛,可能最开心的不是华夏的网球迷,而是ATP和WTA。 终于不再是那些讨厌的东欧野鸡了! 东欧小国,能有多少钱? 华夏球员如果能有出色表现,就意味着庞大的华夏市场,正在向网球运动敞开大门。 尤其是华夏的足球和篮球烂得一塌糊涂,这更容易让网球运动吸引到资本。 ATP也想捧美国球员,但美国的职业体育太发达了,你捧的美国球员,如果拿不到大满贯冠军,其实很难引起轰动效应。 但捧华夏球员的性价比就高多了,如果能进过巡回赛决赛,大师赛四强,或者大满贯的第二周,足以引来一波巨大的关注度。 回报率差太多了! WTA方面甚至会发出感慨:看着世界排名前十里面,清一色的东欧球员,这就是满满的绝望感! ATP的情况,只能说比WTA稍微好点。 所以德约科维奇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,甚至有人建议他加入英国国籍,只是被他坚决婉拒了。 但他直到此刻还没拿到大满贯冠军,仅仅几个大师赛冠军,无法让德约科维奇受到赞助商的青睐。 他的代言收入,如今甚至远远不如他的同胞伊万诺维奇。 “如果这次能够赢了对方,我是不是能实现财富自由了?”德约科维奇在心里如此想着。 击败陈然,他比任何人都充满着渴望。 这场半决赛从一开始,双方就火力全开。 两人之间几乎没有秘密可言。 如果说一定有秘密,那也是德约科维奇的。 这家伙还在一直进化,朝着前世的完全体不断进发。 “世界上最好的接发球手?” 陈然想起了前世人们对于德约的评价。 德约科维奇的接发球能力,会让世界上的无数发球好手产生一种自己的发球水准下降的错觉。 某一个瞬间,陈然似乎也产生了这样的错觉。 “伊斯内尔?” 不知为何,陈然的脑海里突然浮现这个身高2米08的美国大汉。 球迷们曾经戏称,或许只有伊斯内尔的发球能让德约科维奇感到无奈。 但那又如何? 伊斯内尔也没能力破掉德约科维奇的发球局,在进入抢七局后,胜利者多半还是德约。 不过陈然可没有伊斯内尔那种超级身高作掩护,所以他的发球很难同时追求极致的速度和角度。 砰! 砰! 一次又一次的击球声,响彻在空旷而巨大的法拉盛球场。 陈然虽然在自己的发球局里依然保有优势,但德约科维奇的接发球天赋真的像与生俱来一般,回球的落点经常让自己不舒服。 “我们的世界第一人似乎遇到了一些挑战。” 现场的美国主持人调侃道,“之前的比赛,他赢得太轻松了。但在这一场对决里,他的保发并没有这么轻松。” 第十局比赛,陈然连续错过了3個保发点,直到第4个保发点,他才堪堪完成保发。 双方战成5比5平。 “我敢说这是提前上演的决赛!” “这场半决赛的水准,绝对高于另一场半决赛费德勒和罗迪克。” 总之,在那些美国人眼里,罗迪克就是费德勒的男仆。 在红土球场,罗迪克根本没有一战之力,而在硬地和草地,也依然被费德勒压制。 连美国人都对他不抱期望了。 转折点发生第11局,陈然终于抓住德约科维奇精神有所松懈的机会,直接用行云流水般的攻势撕开对手的防线,拿下制胜一分。 7比5! 历经1个小时10分钟,陈然艰难拿下第一盘。 这场比赛,德约科维奇的状态是超神的,好过之前的任何一场比赛。 显然,他为这场半决赛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工作。 第二盘比赛,他的击球路线变得更为丰富,也不断调整比赛节奏。 他的竞技状态,甚至比第一盘还好。 50分钟之后,第八局比赛,双方陷入焦灼状态。 这是陈然的第四个发球局,而双方经历了高达7次的40平。 德约在浪费了5个破发点之后,终于把握住了第6个破发点。 一个完美的网球高压球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