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裴康跟着同意之后,直接就来了一句:“诸务诸卿自行遵法礼而断,散朝。” 意思就是剩下的你们自己处理,不管是皇陵还是其他公务,他不准备继续干涉了。 当然,却也是留了余地,让他们遵行礼法,意思就是守规矩,别乱搞事,否则指不定他就要搞事了。 此话一出,朝堂上诸多大臣也是面面相觑,最后只能散朝离去,不过这件事也是引起了不小的风暴。 至少争权夺利要开始了,皇帝不管事了,剩下的他们不就得动手争了。 王临池见到这一幕,也是颇有些无语,这确实是扶持起来了个烂泥,不过没事,局势稳住了。 这些个大臣接下来肯定会明争暗斗,变相的维持住了平衡,只不过有可能会空耗国力,进一步降低大瑄的国祚。 国祚并非是什么虚幻之物,就是整体国力的具现而已。 裴康回到后宫,直接就躺下来补觉,那么早起来,又折腾一上午,吃饭都没心思,直接躺着睡觉,并且下定决心,明天早上就不去上朝了,反正底下那么多能人干吏在,有他说不定还会拖后腿。 只是才眯了不足半刻钟,却又被吵醒了过来。 “陛下,有一份首辅递来的折子。”一旁的宦官小心翼翼的呈了上来,他也能够看出裴康因为被打扰到睡觉而不爽的脸色。 裴康虽然不爽,却也不是什么残暴的人,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就把宦官拉出去砍了或者是进行责罚之类的。 只有急事,才真的会来打扰他,否则一般情况下,根本就不可能来找他。 拿起折子一看,神色也是比较古怪的。 这里面涉及到一宗往事,说是当年先帝和岱庙庙祝王学书有过约定,要护持太山岱庙祖庭,并为其考核庙祝以及其他人员。 只是因为考核太难,到现在都没有人能通过,因此只能委派皇室帮忙接管。 然而在太子监国期间,压根就没人去,因此导致了岱庙直接荒废,如今是在请示,是否安排人去修缮太山岱庙祖庭,并在安排人去入驻,以昭示皇恩浩荡。 这件事却让裴康额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。 他怀疑自家老爹的死亡,很可能是自家老哥的忘了办事导致的。 目前来说,先帝失信也就只有这件事了。 所以根源应该就是在这岱庙。 裴康根本就不想办这件事,因此只能开口问道:“首辅可有提议?” “是有一句,说是岱庙虽有约,却规格过大,那德不配位,可拆除后,另建一座小庙,以作香火供养。”宦官赶忙说道。 第(2/3)页